政治文化小论文

| 其他范文 |

【www.jxsbsh.com--其他范文】

  我国已是世界经济和政治大国之一,但在文化、教育、思想意识等 软实力 方面仍然比较薄弱。其中,政治文化建设起着关键作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仅供大家参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范文一: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政治文化现代化探

  论文导读:社会转型是指社会从一种类型向另一种类型转变的过程。学术界关于政治文化的研究。我国学者关于现代化的定义未达成共识。社会转型,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政治文化现代化探析。

  关键词:社会转型,政治文化,现代化

  一、相关概念界定

  1.社会转型

  社会转型是指社会从一种类型向另一种类型转变的过程,在当前是指社会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的过渡过程。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体制的转型,二是指社会结构的变动,主要包括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三是指社会形态的变迁,即中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

  2.政治文化

  一般认为,学术界关于政治文化的研究,最早起源于美国的政治学家阿尔蒙德:“政治文化就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时期所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政治信仰和政治情感,它是由本民族的历史和当代的社会政治经济活动的进程所促成的”。 [1]国外学者由于受阿尔蒙德的影响,多数都是从政治心理的角度来研究政治文化的。目前我国多数学者是从社会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研究政治文化的。这两种理解仅从观念形态上定义政治文化,比较容易忽视政治意识形态和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制度、政治组织机构之间所存在的那种天然的、难以分割的内在联系。本文将政治文化定义为:政治文化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一个国家中的阶级、团体和个人在长期政治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政治性的观念取向、行为模式和制度导向的总和。

  3.现代化

  目前,我国学者关于现代化的定义未达成共识,我比较赞同胡复明的观点,现代化是指社会从传统向现代全方位、全领域拓展的过程,包括经济的增长、政治变革与演进、文化知识的提高及、社会的协调稳定。现代化还应包括生态环境的改善及人的全面发展。

  4.政治文化现代化

  政治文化现代化属于政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政治文化现代化是指一国在特定时期内在自身优秀的政治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扬弃吸收世界上其他政治文化的精华,从而实现传统政治文化向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现代政治文化转变的过程。

  二、社会转型时期实现我国政治文化现代化所面临的挑战

  不同时期,政治文化现代化面临的挑战也不同。当前,我国处于高速的社会转型时期,政治文化现代化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全球化及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

  1.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政治文化现代化的阻碍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中国政治进程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对于中国政治的统一及中华文化的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它带有时代的烙印,对于我国政治文化现代化进程也有存在一些消极影响。具体说来,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过分注重“仁”和“礼”的作用,人治大于法治,潜规则重于正式规则,这造成了几千年来中国人治社会的形成,这是一种极为不利的传统,阻碍着政治文明的进程。中国传统的人本思想是法治不足的严重表现,对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来说,这也是一个重大的障碍。 [2]可见,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过于注重人治,缺乏现代化精神,不符合现代政治发展的需求。

  2.全球化对中国政治文化现代化的冲击

  全球化的实质是世界资本主义的全球化,是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扩张,这个过程是打着普世价值旗号的西方资本主义价值扩张的文化帝国主义进程。这对坚持社会主义政治价值的中国政治文化发展有着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在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全球化进程中,伴随着经济扩张的就是西方强势政治文化的渗透,形成现实中的文化“霸权主义”。 [3]在很大程度上,这样的文化扩张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文化殖民,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我们的民族认同感。

  3.生态危机的日益严重给政治价值观的转变带来挑战

  生态危机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或生态系统由于人为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而引起的生态环境退化和生态系统严重失衡。 [4]中国的经济发展是一种粗放型的发展,不注重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节约,造成生态的严重破坏。在当前这种背景下,政治价值观的转变应充分体现生态性,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还应包括政治民主、科技水平提高、自然协调、生态平衡等多方面因素。三、社会转型时期实现我国政治文化现代化的路径探析

  政治文化现代化的实现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必须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时要坚持民主政治建设,扩大有序政治参与。政治文化的现代化离不开人的现代化,因此要提高国民素质,实现人的现代化。最后,要完善政治社会化的途径,使政治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1.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政治文化转型的路径应当遵循“以经济发展推动政治发展”的策略。这是因为“市场经济是民主政治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根基,也是民主政治文化得以生成的最原始的动力。”[4]因而,要实现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而建立起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的物质条件。

  2.坚持民主政治建设,扩大有序政治参与

  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是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秩序的进行的,主要的内容就是推进政治体制的改革,实现民主的制度化及法律化,并且扩大有序的政治参与。“政治体制改革不可能脱离先进政治文化而单独进行,而是政治文化中制度方面的适应和完善的过程。先进政治文化的构建与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5]民主的制度化及法律化的目标就是实现民主与法治的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也为体现民主、法治精神的政治文化在我国的奠定雄厚的制度基础。

  3.提高国民素质,实现人的现代化

  人的现代化与政治文化现代化是一种辨证的互动关系,人的现代化对于政治文化现代化同样有着能动作用。实现人的现代化,说到底就是要培养具有现代化素质的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逐步实现人的现代化,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使城乡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使社会主义的文化事业沿着健康有序的轨道向前发展,进一步为实现人的现代化创造良好的思想文化环境,进而为实现政治文化现代化,推动人类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2]

  4.完善政治社会化渠道

  政治社会化是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能动过程。6]它对于传播、维持和创造政治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处于社会的高速转型时期,但这也正是实现政治文化社会化的良好时机。这就需要加强这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充分而正确的运用政治社会化的媒介,尤其要加强对大众传播媒介的引导和控制。其二,疏通和健全民主参与的渠道。其三,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政治文化现代化实现的大文化背景。

  参考文献:

  [1](美)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2]刘灵.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现代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

  [3]裴延峰.社会转型期中国政治文化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6.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叶平,武高辉.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第二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范文二: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关系及启示

  摘要: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一脉相承的两种政治文化,在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上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最终发展为后者,而后者则是前者的继承与超越。

  论文关键词:政治文化,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联系,超越

    先进文化是符合历史发展方向并推动社会前进的文化,是健康的、科学的、向上的文化。它既是人类文化活动的精华,又代表人类文化发展的未来,是一个民族发展壮大的精神源泉和智力支持。没有先进文化的民族是一个没有灵魂的民族。先进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形态。在新民主主义时期体现为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期政治文化。

    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在进行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在中国社会文化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和今大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期政治文化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

    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特别是在中共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中共十四大,中国社会开始步入改革开放的新阶段,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基本蓝图开始就是在这个时期确定的。它是对以往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是对以往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成果的继承,是在新时期对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二、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有着必然的联系

    历史的连续性和惯性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与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不能割断。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坚持的指导思想和特征决定了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母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孕育于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

    (一)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的进步性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联系的首要条件

    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的历史进步作用应由其所承担的时代使命来解读。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作为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的反映,它对于促进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起了推动作用。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服务于时代的主题,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近代中华民族面对的历史任务彰显了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无可争议的历史进步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表明,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以其救亡和启蒙的双重作用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变革。作为反帝反封建文化,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使千千万万的劳苦大众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文化知识,接受了新思想,觉悟起来,从而积极的投身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洪流中,造就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和历史上空前的民族解放战争。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理论解决了中国文化发展中的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即中西文化的关系问题,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找到了正确的途径。所以,首先应肯定它是一种进步性的文化,它有条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立起承接的关系。

    (二)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的大众性、创新性和科学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

    新民主主义阶段中国共产党人创立的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体现了民族精神与开放意识有机结合的特点,它坚持继承民族文化遗产和吸收外来文化同步进行的原则,这显然是中国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另外,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强调的大众性、民主性及创新性,使它明显不同于其他的文化。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变革的缓慢和不彻底,一个非常明显的事实,那就是这种变革基本上是在少数知识分子中进行,没有形成广大人民群众的全面性的社会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把人民群众作为文化建设的主体,克服了旧民主主义文化的这种局限,同时它又强调文化的创新性和科学性,这些都是它具有承传性的特征。毛泽东对此概括指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由于其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缘故,就都具有社会主义的因素,并且不是普通的因素,而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这决定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是通向社会主义的。它可以孕育出新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或者说,它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产生提供必要的条件。

    (三)文化、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基本观点,是文化前进方向的理论基础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了关于“文化”的定义。在这个定义中,毛泽东阐述了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即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对文化起决定作用,而文化则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并为它们服务。新时期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了上述思想,并赋予其崭新的时代内容。在1991年7月,江泽民就指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他更是在党的历史上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初期政治文化,则是这个基本纲领在文化方面的具体内容。

    (四)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的发展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特殊的国情和历史环境决定中国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和最终前途只能是社会主义,而非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的前途是社会主义,因此,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的前途是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作为中国民主革命力量的,新的文化力量,是新民主主义的,却是通向社会主义的,从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过渡到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此,中国共产党人一直在实践中进行着艰难的探索。早在五四时期,李大钊就强调,“我们主张以人道主义改造人类精神,同时以社会主义改造经济组织。不改造经济组织,单求改造人类精神,必致没有结果。不改造人类精神,单求改造经济组织,也怕不能成功。我们主张物心两方面的改造,灵肉一致的改造。”不难看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李大钊意识到改造的目标不是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五四时期的毛泽东既不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又不盲目照搬西方近代文化,而是,创造一种新文化。“不但湖南,全中国一样尚没有新文化,一枝新文化小花,发现在北冰洋岸的俄罗斯。” 这表明他曾经颂扬的西方近代文化和五四新文化此时已落伍了,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则成为其寻求的目标。

    同时,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因其“不能离开中国无产阶级文化思想的领导即不能离开共产主义思想的领导,”这又保证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必然向社会主义初期政治文化过渡。共产党不仅从理论上阐述了新民主主政治文化的前途,而且在实践中积极推动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向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过渡。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它与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都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都是文化;但它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内涵更具有社会主义的特点和新的时代内容,它是更高意义和水平上的新文化。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重要特征中包含着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特征

    我们今天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其内容和特点仍然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但是,其具体内容同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提出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我们今天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决定了我们的文化必然是有中国特色、有民族特点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具有鲜明中国形式而又有社会主义内容的文化。内容更丰富了,形式更活泼多样了,但却不能抛掉民族的特性和独立,否则就是走向自我毁灭。其次,我们今天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文化。实际上,这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的文化,这个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走向繁荣发展的方向。因此,其科学性是不容置疑的。第三,我们今天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与形形色色的贵族文化、上层文化和截然不同的大众文化。其主旨是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在精神生活上多方面、多层次的渴望和要求,坚持文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

    (二)辩证的对待文化的观点推进了中国社会主义特色政治文化的发展

    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问题上,在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中毛泽东坚持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相统一的观点,主张把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分解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然后“排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这一辩证、综合、创新的文化观促进了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的充分发展,也极大地丰富了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推进了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发展。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多次指出,要大胆地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作为社会主义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和重要途径。但是他同时强调,属于文化领域的东西,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它们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国文化的发展,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即不仅要通过文化交流,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建设的成就,坚持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在领导阶级和指导思想上是与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一脉相承的

    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代表了先进思想、最大多数人利益的文化。自“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共产党登上了中国领导阶级历史的舞台,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同样,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阶级在复杂的环境下建设社会主义。今天,中国共产党依然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努力建设着科学的文化、体现着科学内容和科学精神,领导中国人民向共产主义迈进。

    文化的核心是理论,两种文化的理论核心都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最科学、最严谨、最有生命力的理论体系,他把严格的科学性和高度的革命性有机结合起来,为人类社会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是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指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为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这个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伟大的胜利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这种中国人民的文化,就其精神方面来说,已经超过了整个资本主义的世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都是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其核心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

    实践表明,建立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进而过渡到社会主主义文化,是中国人民符合世界历史和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文化选择,也是理论上和实践上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四、对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的超越和扬弃

    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本身必须自我扬弃,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克服其局限性和不断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然而,在建国后到,由于人们对革命胜利经验的直接吸收和历史的惯性,加之复杂的政治原因,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文化建设长时期停留于民主革命时期的水平,未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建国后一系列大的政治运动,反右斗争扩大化、文化大革命这样大的动乱,首先都是从文化领域开始。中国文化一直处于动荡和挫折之中,就文化建设的模式和思路来说,不能不说与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同出一辙。反思和透视新中国文化建设的实践及后果,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模式对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的局限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不能走民主革命的老路,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必须超越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如果说民主革命时期是新民主主义文化产生和发展阶段,那么社会主义时期是这种文化的延伸和惯性影响阶段。对此,我们既要认识到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强调的文化的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的强大生命力和在现阶段的重要意义,又要扬弃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建设中的一些落后于现实的思维定式。明确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必须从理论到实践达到与时俱进,才能真正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从而把握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理解和处理政治与文化,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文化的关系,使中国文化真正走向民主、科学,走向现代化。

  参考文献

  1、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融入研究吴广庆中共中央党校2013-04-01

  2、政治文化与社会结构对政治参与的影响王绍光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7-15

本文来源:http://www.jxsbsh.com/shiyongfanwen/124883/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