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利政策的基本理论

| 备考资料 |

【www.jxsbsh.com--备考资料】

  公司股利政策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股利政策定义

  股利政策是指公司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对一切与股利有关的事项,所采取的具有原则性的做法,是关于公司是否发放股利、发放多少股利以及何时发放股利等方面的方针和策略,所涉及的主要是公司对其收益进行分配还是留存以用于再投资的策略问题。

  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方面来说的股利政策就是指探讨保留盈余和普通股股利支付的比例关系问题,即股利发放比率的确定。而广义的股利政策则包括:股利宣布日�A确定、股利发放比例的确定、股利发放时的资金筹集等问题。

  二、股利政策理论对比分析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学术界对股利政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股利政策与公司股价的市场反应之间的关系,代表观点有Miller和Modigliani的股利无关论、“一鸟在手”理论,以及税差理论。20世纪八十年代,股利政策研究焦点集中于股利政策为何会引起股票价格的变化,代表理论有信号传递理论、股利代理理论等。以MM理论为起点,众多学者对股利政策进行了长期、大量的研究。

  1、MM理论

  股利无关论是由Miller和Modigliani于1961年首先提出的。在一系列严格假设的基础上,他们提出,在投资决策给定的情况下,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对公司的市场价值(或股票价格)不会产生影响。该理论是基于三个严格理想的假设:

  (1)完美的资本市场,具体包含:交易双方都是价格接受者;信息对称,双方能无成本获得信息;不存在股票发行费用和交易费用;利润分配和留存收益在税法处理上无差异,投资者资本所得和股利所得无税收上的差异。

  (2)理性行为假设,即投资者追求个人财富的最大化,对股利收入和资本利得无偏好。

  (3)完全确定性,即每一个投资者对每一家公司的投资计划和收益情况都清楚,没必要区分股票和债券。投资者不关心公司股利的分配,并且股利的支付比率也不会影响公司的价值,公司的市场价值(或者股票价格)只由投资决策决定的获利能力所决定。

  股利无关论是建立在完全市场理论之上的,也被称为完全市场理论,与实际情况有很大距离。

  (1)信息不对称。MM理论认为投资者和企业经营者信息对称,而现实的资本市场并不是这样子,一般而言,企业的内部人拥有更多的信息。

  (2)不存在股票发行费用和交易费用。MM理论假设企业可以无成本地进行外部融资,资本所得可以无成本的转化为等额的股利收入,而现实情况是市场存在着外部融资成本和交易费用。

  (3)税收差异。MM理论假设资本所得和现金股利收入无税收差异,而实际上现金股利税率高于资本所得税率,投资者在二者之间存在偏好。

  (4)完全确定性。MM理论建立在完全确定性的假设下,实际的资本市场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性。1963年James E.Water对MM理论提出了质疑,认为公司的股利政策几乎总会影响到公司的市场价值。MM理论假设前提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成立,因此学术界提出了各种理论进行解释,通过放宽完全市场的一系列假定下,后来的学者发展出了其他的股利理论,如顾客效应理论、税差理论、信号传递理论、“一鸟在手”理论和代理理论。

  2、“一鸟在手”理论

  “一鸟在手”理论是最早关于股利政策研究的理论,由Gordon于1963年提出,认为投资者更偏好于现金股利。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投资者认为获得现金股利比留存收益所带来的未来收入更加可靠,对于风险厌恶型投资者而言,更愿意得到实实在在的现金股利,也不愿意等待留存收益在将来所带来的更大的价值增值,因为通过留存收益在投资获得收益的不确定性要高于支付股利所得收益的不确定性。简言之,该理论认为“一鸟在手,强于两鸟在林”。因此,随着公司股利支付率的提高,公司股利支付的越多,其股价就越高,公司价值因此也会上升。反之,当公司降低其股利支付率时,其股价就会降低,公司的价值也会降低。

  “一鸟在手”理论以投资者的心理为研究出发点,得出股利支付会影响公司的价值,强调了公司支付股利的重要性,在实践中广为接受。但其也存在局限性:第一,混靖了股利政策和投资决策对股价的影响。留存收益在投资形成的收益和风险主要是由投资决策决定的,而不是股利政策所决定。第二,该理论并没有量化股利政策对股价变动的影响,只是停留在定性描述。

  3、税差理论

  该理论在MM理论基础之上,放宽无税收假设之后形成的,最早由Brennan(1970)提出,认为发放现金股利的公司必须有一个更高的税前收益,才可抵消因股利发放所导致的不利影响,公司最好的股利政策就是不发放股利。公司分配股利的比率越高,股东股利收益税收负担会明显高于资本利得税负,因此,企业应该�取低现金股利比率的分配政策,以此提高留存收益再投资的比率,通过延迟资本利得收益而延迟缴纳所得税,使得股东在实现未来的资本利得中享受税收节省。如果公司发放现金股利,那么就会导致公司价值的下降,降低股东的税后收益。

  在资本利得税较低时,税差理论基本成立,但该理论仍然与实际情况有偏差,因为现实中普遍存在着公司发放股利、上市公司也重视股利政策的现象,因此,税差理论有其局限性。

  4、信号传递理论

  信号传递理论是在放松了MM理论信息对称假设的基础上形成的。该理论试图解释企业为什么利用股利政策而不是其他更低成本的方式来向投资者传递公司前景的信息。认为公司的经理层和外部投资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经理层占有更多关于公司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等方信息。因此,可以认为股利政策是一种传递信息的机制,投资者可以据此作出对该公司的投资判断。Miller,Merton和Kevin Rock认为在理性预期的市场中,投资者可以根据股利宣告的内容推测出无法直接看到的东西。如果公司的发展前景良好、未来盈利即将大增,管理层就会通过增加股利的方式将利好消息传递给外部投资者和潜在的投资者;反之,当公司的未来盈利前景不被看好时,管理层通过维持现有股利水平,甚至降低该股利水平,将该不利预期和信息传递给外部投资者和潜在投资者。股利政策所传递的信号,以及投资者对其解读将影响其对股票价值投资的判断,最终引起股价的调整,高的股利支付水平将引起股价上涨,反之则股价下跌。

  该理论将信息不对称引入股利政策研究中,突破了以往研究的信息对称的假定,为解释股利是否具有信息含量提供了一个基本分析逻辑。但该理论也有局限性:一、对于股利政策是否一定向股东和投资者传递了信息的认识,学界并不一致;二、某些行业的股利支付水平低并非是由于前景不佳,可能是由于其需要保留盈余来支持其高速发展造成的,以该理论解释,可能会对其价值做出相反的判断。

  三、归纳和总结

  基于经典的MM股利无关论,通过考察不同导致资本市场不完善的因素,包括税收差异、代理成本、信息不对称,甚至是心理与行为因素,有关企业支付股利动机的研究形成了很多股利理论,上表就是对这些理论的研究侧重点的归纳与总结

  股利政策理论研究

  西方股利政策 理论 存在两大流派:股利无关论和股利相关论。前者认为,股利政策对 企业 股票的价格不会产生任何 影响 ;后者认为,股利政策对企业股票价格有较强的影响,财务学家们从税赋因素和信息不对称因素展开 研究 ,各自形成有一定影响力的理论,为企业股利支付模式的选取提供理论指导。

  一、股利无关论

  股利无关论是由美国 经济 学家Modigliani和财务学家Miller(简称莫米)于1 96 1年提出。莫米立足于完善的资本市场,从不确定性角度提出了股利政策和企业价值不相关理论,这是因为公司的盈利和价值的增加与否完全视其投资政策而定,企业市场价值与它的资本结构无关,而是取决于它所在行业的平均资本成本及其未来的期望报酬,在公司投资政策给定的条件下,股利政策不会对企业价值产生任何影响。进而得出,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为其资本结构的线性递增函数。在此基础上,莫米又创立了投资理论,企业的投资决策不受筹资方式的影响,只有在投资报酬大于或等于企业平均资本成本时,才会进行投资。莫米的股利无关论的关键是存在一种套利机制,通过这一机制使支付股利与外部筹资这两项经济业务所产生的效益与成本正好相互抵消,股东对盈利的留存与股利的发放将没有偏好,据此得出企业的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无关这一著名论断。但是莫米理论是建立在完善资本市场假设的基础之上,这包括(1)完善的竞争假设,任何一位证券交易者都没有足够的力量通过其交易活动对股票的现行价格产生明显的影响;(2)信息完备假设,所有的投资者都可以平等地免费获取影响股票价格的任何信息;(3)交易成本为零假设,证券的发行和买卖等交易活动不存在经纪人费用、交易税和其他交易成本,在利润分配与不分配、或资本利得与股利之间均不存在税负差异。(4)理性投资者假设,每个投资者都是财富最大化的追求者。这一假设与现实世界是有一定的差距。虽然,莫米也认识到公司股票价格会随着股利的增减而变动这一重要现象,但他们认为,股利增减所引起的股票价格的变动并不能归因为股利增减本身,而应归因于股利所包含的有关企业未来盈利的信息 内容 。

  从某种程度上说,莫米对股利研究的贡献不仅在于提出了一种崭新的理论,更重要的还在于为理论成立的假设条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 分析 。在莫米的完善市场假设中,两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市场特征是:

  (1)没有税赋或交易成本;

  (2)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信息分布是对称的。后来的研究大多围绕着这两个假设进行。在考虑税赋因子之后,可以检查现实世界中股利政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而在引入管理者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后,则可以从代理理论和信号理论两个角度对管理者制定股利政策的动因进行深入分析。其中,税赋因子对股利政策影响集中体现在除权日的股价反映中,而不对称信息的影响则反映在股价对股利宣告的变动中,这使得财务学家们可以通过对除权效应和宣告效应的实证研究来检验各种假说。

  二、股利税赋效应

  在考虑税赋因素,并且是在对股利和资本利得征收不同税率的假设下,布伦南创立了股价与股利关系的静态模型,由该模型得出,股利支付水平高的股票要比支付水平低的股票有更高的税前收益,即股利政策不仅与股价相关,而且由于税赋的影响,企业应采用低股利政策。而奥尔巴克经过严密的数学推导,提出“税赋资本化假设”,这种观点的主要前提是,公司将现金分配给股东的唯一途径是支付应税股利,公司的市场价值等于企业预期支付的税后股利的现值,因此,未来股利所承担的税赋被资本化入股票价值,股东对于公留存收益或支付股利是不加区分的。按这种观点,提高股利税负将导致公司权益的市场价值的直接下降。

  一般而言,税赋对股利政策的影响是反向的,由于股利的税率比资本利得的税率高,而且资本利得税可以递延到股东实际出售股票为止。因此,投资者可能喜欢公司少支付股利,而将几年的盈余留下来用于投资,而为了获得较高的预期资本利得,投资人愿意接受较低的普通股必要的报酬率。因此,在股利税率比资本利得税率高的情况下,只有采取低股利支付率政策,公司才有可能使其价值最大化。

  三、股利政策的代理理论与信号传递理论

  这一方面的研究发端于70年代信息经济学的兴起。在信息完备的基本假设之上,市场中的价格机制是万能的,能够准确地确定企业的市场价值。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变成了一个生产现金流的黑匣子,公司的决策制定者被非人格化,纯粹为委托人的最大利益服务。而在现实中,作为经济行为人,决策制定者必然也存在着自身效用最大化动机,企业的财务政策往往是相关各方利益冲突的一种协调。否认这一点,就不可能对各种财务政策的制定动因作出切合实际的分析。信息经济学对古典经济学的一个重大突破是抛弃企业非人格化假设,代之以经济人效用最大化假设,这一变化对股利政策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借鉴不对称信息的分析 方法 ,财务学者从代理理论与信号理论两个角度对这一 问题 展开了研究。

  1 .代理 理论 始于詹森与麦克林有关 企业 代理成本的经典论述,他们将由代理冲突所产生的代理成本归纳为三种:委托人承担的监督支出,代理人承担的担保性支出以及剩余损失。如何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代理成本,从而确保委托人利益得以实现,是代理理论要解决的主要 问题 。詹森与麦克林率先利用代理理论 分析 了企业股东、管理者与债券持有者之间的代理冲突及其解决措施,从代理关系角度对困扰财务学家的融资问题作了新的阐释,认为股利政策有助于减缓管理者与股东之间,以及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代理冲突,也就是说,股利政策相当于是协调股东与管理者之间代理关系的一种约束机制。股利政策对管理者的约束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从投资角度看,当企业存在大量自由现金时,管理者通过股利发放不仅减少了因过度投资而浪费资源的倾向,而且有助于减少管理者潜在的代理成本,从而增加企业价值,它解释了股利增加宣告与股价变动正相关的现象;另一方面,从融资角度看,企业发放股利减少了内部融资,导致进入资本市场寻求外部融资,从而可以经常接受资本市场的有效监督,这样通过加强资本市场的监督而减少代理成本,这一分析有助于解释公司保持稳定股利政策的现象。因此,高水平股利支付政策将有助于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但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外部融资成本。因此最优的股利政策应使两种成本之最小化。

  2 .信息传递理论认为,不对称信息导致逆向选择问题,使得交易双方难以达到帕累托最优。在这种情况下,代理人如能选用某种信号来将其私人信息揭示给委托人,委托人在观测到信号后才与代理人签约,就可以根据产品的质量进行相应的定价,从而改进帕累托效率,这就是信号传递。信号传递的几个基本要素:(1)信号成本,在赖利看来,只要传递信号的意愿导致了决策者采取不同于那些充分信息下的最优决策,信号成本就会发生。因此,信号传递的成本是偏离理想状态下最优的策略的成本,即机会成本。(2)信号效益。(3)信号特征。

  在资本市场中,如果价格没有反映所有信息,尤其是那些还不能公开获得的信息,那么管理者就有可能通过财务政策向市场传递信号以重新调整股票价格。信号传递理论在财务领域中的 应用 始于罗斯的 研究 ,他发现某个拥有大量高质量投资机会信息的经理,可以通过资本结构或股利政策的选择向潜在的投资者传递信号。受股利宣告日的股价变化与股利支付水平的变化是正相关的这一事实的启发,信号传递理论认为股利变化必然是向投资者传递了有关企业价值的信息。巴塔查亚率行在股利研究中建立了股利显示信号模型,模型假设股东拥有不为投资者所知的有关企业价值的私有信息,而股利政策的存在有助于降低这种不对称信息程度。米勒与洛克将股利与融资、投资问题结合起来,建立了净股利传递信号模型。在米———洛模型中,管理者对企业当前收益知道的信息要比投资者多,并通过股利分配向投资者传递有关当前收益的信号,后者根据收到的信号判断企业的当前收益,由此预测未来收益,进而确定企业的市场价值。总之,股利的支付具有降低代理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功能。

  四、股利政策理论在我国现实中的应用

  在我国,无论是股权结构还是市场健全程度均与西方发达国家差别甚大。首先,我国上市公司多由原国有企业改制而成,国有股在上市公司中占着绝对控股地位,从而造成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两权分离尚不彻底。我国国有股不具有人格化代表,并非终极所有者,缺乏监督管理者的动机,而关系到切身利益的 社会 公众股所占比例小,极为分散,是没有足够的能力 影响 公司决策的。其次,我国市场力量不足以解决公司中的代理问题。投资者难以依靠市场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督。此外,我国负债形式单一,多为银行借款,而银行也是典型的国有企业,其本身的代理问题也较严重。因此,股利政策理论在我国的应用应有所修正。我们认为:

  1 .对于当前我国股利政策的代理分析,应当围绕社会公众股——国有股——管理者这种代理关系进行,而不能象西方发达国家那样以债权人——股东——管理者为中心分析代理关系。

  2 .从代理关系分析,在我国,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存在利用现金股利转移公司现金的倾向,而社会公众股则偏好公司管理者发放股票股利以获取资本利得,公司管理者也愿意发放股票股利将现金留存于企业造成过度投资。因而现实中的股利政策应取决于三种力量的制衡。

  3 .从信号传递理论看,股利政策的优化即是在传递当前收益所能实现的效益与放弃投资方案所导致的损失之间的权衡。在我国,由于市场尚处于非有效阶段,股价严重偏离企业业绩,股市的优化资源配置功能还不明显,公司管理者缺乏对投资者揭示私有信息的动机,因而股利政策传递信号的机制还不健全。

本文来源:http://www.jxsbsh.com/xuexifangfa/230462/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