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景摄影家

| 学摄影 |

【www.jxsbsh.com--学摄影】

  你有了解过吗?跟着小编来了解一下这两位摄影家吧

  一、中国画意风景摄影大师---陈复礼

  1916年,陈复礼出生于广东潮安县官塘乡。1935年,他毕业于广东省立第二师范,翌年赴南洋一带谋生。1944年,陈复礼在越南涉足摄影,从此开始了他辉煌的摄影一生。

  陈复礼早期热衷于集锦摄影和沙龙摄影,尤其是以风光摄影见长。上个世纪60年代,他就明确提出了“建立起画意与写实结合的新风格”,这也是他六十年来摄影艺术生涯的基本创作理念。

  陈复礼的摄影作品具有浓烈的人文精神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有着中国传统文化韵味的独特风格;他把创作实践与理性思维的东方特色的中国摄影推向世界,形成了我国当代摄影美的重要坐标,从而确立了他在海内外摄坛的地位。

  纪实与画意

  在早期的黑白纪实图片中,陈复礼有许多沙龙味十足的优秀作品,形象鲜明、光影效果出色,深受人们的喜爱。作品中黑白灰影调的运用十分精湛,场景气氛非常感人,人物神情也极其生动。如《挣扎之花》、《香河朝汲》、《彷徨》等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作品。陈复礼沙龙摄影的历程,尤其是他把沙龙与纪实相结合的思想,为他的摄影艺术风格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陈复礼立足于民族、立足于现实,他把理性和感性、理论和创作有机地结合,构成了自己摄影艺术实践的鲜明特色。他的作品以写实为经,以画意为纬,力求将纪实与画意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力求使作品达到真善美的最高境界。

  在他的人物特写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他非常善于刻画人物的真情实感,注重环境氛围的表现。同时,他又十分注意光影和画面结构的处理,使作品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作品《血汗》、《渔家乐》、《战争与和平》、《战后》、《喜雨》都是纪实与画意充分结合的佳作。

  中国画意的风光摄影

  陈复礼的摄影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尤以风光摄影见长。他的“诗情画意”的风光摄影风格深受国内外摄影人的喜爱,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一直是中国风光摄影师效法的榜样。

  1955年,陈复礼定居香港,自1959年始,他三游桂林,四上黄山,跋涉于丝绸之路,探寻于川北高原,他的足迹遍及祖国的名山大川。幅员辽阔的山河壮景,瑰丽优美的自然奇观,在他的胸臆中鼓荡迥响,深谙中国绘画和古典诗词的摄影大师,在摄影实践逐渐把中国传统的艺术精髓溶入到风光摄影中,在色调运用、空白布局、散点透视等方面汲取中国传统绘画的营养,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画意与写实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画意风光摄影道路。他的《黎明》、《漓江早渡》、《朝晖颂》、《西湖春晓》等都是代表性作品。

  陈复礼在摄影创作中坚持传统,不断创新,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他又拍摄了许多杰出的作品,如《千里共婵娟》、《白墙》、《严冬》、《余晖》、《霜叶红于二月花》等,从形式上和思想上都充分体现出陈复礼的画意风光摄影的无限魅力。

  影画合璧

  在摄影作品中,他巧妙地加入中国传统绘画、书法、篆刻、诗歌等艺术,使摄影作品具有中国画韵味和美感,从而产生出“影画合璧”摄影形式,这是陈复礼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艺术的一个大胆尝试。

  陈复礼深有感触地说:“我搞影画合璧,除了创新,还有一个意思,就是通过摄影与绘画联姻,来提高摄影艺术的地位,从而引起社会的广泛注意,为画意摄影开辟一个新天地。当然,这只是一个尝试。后来,我还是从摄影的特性出发,在摄影的构思与拍摄上下功夫,把主要精力放在从大自然、从社会生活中摄取真景实情,并尝试把中国画意与西洋画意结合起来。”陈复礼的影画合璧之作是摄坛上轻松愉悦的一笔,诗、影、画一气呵成,完美组合,毫无斧凿的痕迹。《古松》、《竹海》、《秋江水冷鸭先知》等影画合璧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

  文格?人格

  陈复礼是一位充满爱国深情的摄影家,他出生于书香门第,对传统文化耳濡目染,十分酷爱。战乱曾使他背井离乡,历经坎坷。因此,在他的早期作品中,陈复礼通过摄影镜头表现出对劳苦大众的同情、爱怜和寄望,作品《彷徨》反映了作者对命运和历史的思索;表达出作者对真善美的企盼和艺术家的善良正直人格。作品《昨夜江边春水生》,通过一幅带有苦涩感的孤舟远影画面,表达艺术家对光明未来的憧憬。作品《风雨前奏》、《流浪者》更是把人生的拚搏,流浪者的孤独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从陈复礼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深深感受到主人公的心灵自白,可以看出主人公伟大的文化艺术创作的品格和崇高的做人品格。正是具有这样高尚的人品和艺品,才使陈复礼成为备受摄影人尊重的摄影大师。

  二、第一个登上美国《时代》杂志封面的华人---陈长芬

  作为一个风光摄影家,陈长芬之所以能在80年代就获得崇高的地位,与他对于风光摄影的贡献分不开。如果可以把风光摄影分为“纪实风光摄影”和“艺术风光摄影”,陈长芬鲜明的属于后者。至于将强烈的主观意识和抽象的表现形式融入风光摄影,则可说是陈长芬第一个创作高峰期的根本特点和风格,也是世界风光摄影史上的一个闪光点,是中国对世界风光摄影的一大贡献。这在1997年1月美国重新修订出版的《世界摄影史》上也多少有所表述“陈长芬对于摄影美学潜力的领会,在他航拍的大地、日月等照片中把现代美学观念和古老的哲学思想融合起来。”但要想真正感知他是如何开掘摄影美学潜力的,还得仔细品读他的作品,看看他的“大地”“翰海”“星空”系列,翻翻1990年日本出版的大型画册《陈长芬的长城》……

  人物事迹

  1993年的一天早晨,陈长芬到南山拍摄日出,很久也见不到太阳,但陈长芬一直耐心地等待。终于,太阳破雾而出,陈长芬按下快门,拍到了一张光芒万丈的海上日出景观。“苍天有眼,我只拍到一张,却非常完美。”陈长芬把这幅照片取名为《灵隐》。

  巧合的是,就在照片中光芒万丈的地方,后来建造了一尊南海观音。于是,拍摄南海观音,成为陈长芬的一大心愿。24日下午,他3点钟去拍了海上观音。傍晚时,又专门去拍海上观音。“为了找角度,一连跑了10多幢房子的高层。”

  第二天,陈长芬凌晨5点钟就起床了,一直拍到上午9时。“我期待阳光能出现在与观音对称的方位。”这一场景果然出现了,陈长芬连连按快门,一口气拍了20多张。“我又拍到了海面的万丈光芒,找到了16年前的那种感觉,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当年。”陈长芬说,在南山,“我完成了一个故事的延续。”

  “请把海南的故事讲给世人听”

  “中国有很了不起的故事,但你们没有讲。”因写作《大趋势》闻名于世的约翰·奈斯比特这样说。陈长芬借用奈斯比特的话说,“海南有很多了不起的故事,但你们没有讲,或者说讲得不够。”

  谈到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全程承办的“最美海南”摄影作品征集活动时,陈长芬说,这一活动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对于如何体现展现“最美海南”,陈长芬认为,摄影作品不只需要美丽的画面,更需要“讲故事”,“今天的海南需要向世人展示它的质感、潜力与吸引力,请把海南的故事讲给世人听。”

本文来源:http://www.jxsbsh.com/xingquaihao/197023/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