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国学大师俞樾介绍

| 学书法 |

【www.jxsbsh.com--学书法】

  俞樾,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的相关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

  

  俞樾(1821.12.25-1907.2.5),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城关乡南埭村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

  俞樾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所著凡五百余卷,称《春在堂全书》。除《群经平议》五十卷、《诸子平议》五十卷、《茶香室经说》十六卷、《古书疑义举例》七卷外,其《第一楼丛书》三十卷、《曲园俞楼杂纂》共百卷。《清史稿》有传。

  清末国学大师俞樾人物生平

  俞樾,道光元年(1821)十二月初二日出生于德清县东郊南埭村(今乾元镇金火村),是时他的父亲俞鸿渐在京任职。四岁以后,因南埭鄙乡难以从师读书,他乃随母亲姚太夫人和哥哥俞林到母家杭州临平求学,从故乡出走。从此踏上与父业相袭的道路,考进士,入翰林。

  俞氏是德清的望族,自元末俞希贤迁居德清,先世多隐于农,故谱牒不著。至清乾隆间俞廷镳(字昌时)及其子俞鸿渐(字依伯)只现三位闻人,俞樾是第四位。俞家虽多次迁寓,但俞樾每以德清俞氏自居,后来他亲制了三枚印文,曰“德清俞氏”、“乌巾山舍”、“南埭村民”,又几番在诗中语“吾邑乌巾山”,以示不忘德清故里及出生地。今德清县南埭村尚存俞樾晚年主持修造之“四仙桥”,盖桥建时他预感自己不日也将仙去,乃以“四仙”命名,四仙者,曰其远祖、祖父、父亲及他本人,并有桥联在桥的南侧:“双桨泛轻舟,绿水潆洄南北埭;一条横约略,青鞍安稳往来人。”另桥北侧亦有联。

  道光三十年(1850)庚戌科,俞樾中进士第十九名。而在此前的复试中,他的表现尤为出色。这年复试的诗题为“淡烟疏雨落花天”,俞樾作诗,首句即不凡,曰:“花落春仍在。”此句深得主考官曾国藩赏识,曾赞:“此与‘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宋祁诗)相似,他日所至,未可量也。”在应试诗中,俞樾诗显属力作,又弘扬清廷坚守家国的主旋律,遂将其名次移列第一。俞樾对曾的识拔之恩感激涕零,岂料他毕竟太书生,不善应对,不会做官。按说他至少可做到学部堂官,却仅当了一任河南学政便被御史弹劾,削职归田。

  俞樾回到江南,在苏州租屋住下,杜门撰述,“原本经典”,而向文本深处求义理,他自称这段生活是“闭户曾穷皓首经”。他为在苏州的寓所主室取名“春在堂”,自云“虽名山坛坫,万不敢望,而穷愁笔墨,倘若有一字流传,或亦可言‘春在’乎?此则无赖之语,聊以解嘲,因颜所居曰‘春在堂’。”可知春在堂据“花落春仍在”句演绎而来,大约同时他一面也教授弟子。咸丰十年(1860)春,彼时他主讲于苏州紫阳书院,因太平军攻克江南大营,于是自苏州避战乱至德清县新市镇居留半月。他有个弟子童米荪,就居新市镇西庙前,其间陪他曾游镇上名刹觉海寺。他对觉海寺雷书轶闻极感兴趣,且予以考证。他在《右台仙馆笔记》中写道,吴兴德清新市镇觉海寺殿宇宏壮,唐时所建,巨材髹漆,积久剥落,见倒书迹曰“酉、候、李、约、攸、利、火、谢、均、思、通”十余字,镇人皆言雷神所书,数百年来无人能释,他考订为伐木人所刻,且有岳阳楼佐证,非神仙所为。而《春在堂随笔》中更见他对德清史地之谙熟,如德清旧有地名武林头(在今乾元镇),他考证后说,“武林乃五柳之误。《明史·地理志·湖州德清下》,有下塘巡检司,后迁五柳港口,即其地也”;又如吴江陈宋恕《春秋舆地谱》于浙江首列叟瞒,曰今湖州府武康县,他从《左传》、《国语》、《说文》考出,“今武康县为防风之国则可,为叟瞒之国则不可”。

  鼎脔亲炙,桃李亲栽,由于著作等身,声誉日隆,不少书院都慕名请俞樾授课,一时“门秀三千士,名高四百州”,其中也包括德清前溪书院与德清学子。”同治六年(1867)冬,俞樾偕姚太夫人回德清治父葬事,选址于金鹅山之原祖茔之侧。以后每岁苏杭往返,他都要绕道回德清一次,“上先人冢”。因之任教于德清前溪书院(一名周公书院,在儒学东),只授课欠短,时断时续。他在《自述诗》中深情写道:“更向清溪向旧栖,一泉一石总留题。虽然忝窃名山席,竟未看山到剡溪。”自注说:“浙江巡抚黄寿臣前辈荐余主嵊县讲席,然竟未赴。”当他已辞一切教席,且年逾八旬,于每月之朔望仍尝亲临仙潭书院(在新市镇)授课二次,并为之撰《仙潭书院碑记》近八百字并篆额,又书“敬业乐群”匾额一方,悬于门厅之上,视为校训。

  除祭扫、授课以外,俞樾也眷顾故乡风物,怀思乡人。同治八年(1869)春,他在扫墓之暇,游览了慈相寺、半月泉、宝庆寺、蟠龙石诸胜迹,作有一组怀古诗。同治十一年(1871),他专往瞻拜西门城上柳侯祠,是祠供奉柳宗元祖父柳察躬,并作《柳侯祠》志之(见《民国德清县新志》)。光绪十年(1884),他特陪孙俞陛云回德清赶县试,果不出所望,中秀才第一名。光绪十三年(1887),当故乡拱元桥坍圮亟需重修,他慷慨出银三百两资助,并欣然撰《重修拱元桥碑铭》。光绪十五年(1889),湖州各县陷洪灾,而德清尤甚,他闻之,印书一千本,以书款汇付德清赈局。他对德清的深爱愈老弥坚,一如他在晚年所撰《重建德清县儒学记》中坦言:“余衰且老,犹倦倦然为吾桑梓之邦望也。”

  光绪三十二年(1907年2月5日),俞樾八十六岁,以“美名”谢世,葬西湖三台山东麓。临终前作留别诗10首,代讣辞行。

  清末国学大师俞樾人物评价

  瑞安孙诒让在《哀世丈俞曲园》挽

  联中称:一代硕师,名当在嘉定、高邮而上,方冀耄期集庆,齐算乔松,何因梦兆嗟叱,读两平议遗书,朴学销沉同堕泪,卅年私淑,愧末列赵商、张逸之班,况复父执凋零,半悲宿草,今又神归化鹤,拈三大帙手墨,余生孤露更吞声。

  人民网(《关于俞樾的几点认识》):俞樾是一位通儒,涉猎范围广泛,其学术成就以“通”见长。单就其著述而言,在具体领域的研究方面,与后世学者的成果相比,似乎不那么精深。但就俞樾而言,其学术地位不仅体现在具体的研究成果方面,更体现在传统学术的传承方面。他本人一再强调,其学术以“梯梁后学”为取向。俞樾的三部代表作完成于1864至1868年,对其后一、二十年的传统学术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章太炎在《俞先生传》:浙江朴学……昌自先生,宾附者,有黄以周、孙诒让。
 

本文来源:http://www.jxsbsh.com/xingquaihao/262976/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