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丰富多彩节日知识【三篇】

| 节日知识 |

【www.jxsbsh.com--节日知识】

【篇一】丰富多彩节日知识

八月十五的来历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因为秋季的农历七、八、九三个月,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

八月十五日,中秋节当天夜晚,浩大的圆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八月十五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而一定要研究中秋节的来源,想必一定是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

玉兔入月宫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对修行千年的兔子,得道成了仙。它们有四个可爱的女儿,个个生得纯白伶俐。

一天,玉皇大帝召见雄兔上天宫,它依依不舍地离开妻儿,踏着云彩上天宫去。正当它来到南天门时,看到太白金星带领天将押着嫦娥从身边走去。兔仙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就问旁边一位看守天门的天神。听完她的遭遇后,兔仙觉得嫦娥无辜受罪,很同情她。但是自己力量微薄,能帮什么忙呢?想到嫦娥一个人关在月宫里,多么寂寞悲伤,要是有人陪伴就好了,忽然想到自己的四个女儿, 它立即飞奔回家。

兔仙把嫦娥的遭遇告诉雌兔,并说想送一个孩子跟嫦娥作伴。雌兔虽然深深同情嫦娥,但是又舍不得自己的宝贝女儿,这等于是割下它心头的肉啊!几个女儿也舍不得离开父母,一个个泪流满面。雄兔语重心长地说道:“如果是我孤独地被关起来,你们愿意陪伴我吗?嫦娥为了解救百姓,受到牵累,我们能不同情她吗?孩子,我们不能只想到自己呀!”

孩子们明白了父亲的心,都表示愿意去。雄兔和雌兔眼里含着泪,笑了。它们决定让最小的女儿去。

小玉兔告别父母和姐姐们,飞到了月宫陪伴嫦娥居住了!

【篇二】丰富多彩节日知识

早久何当雨,秋深渐入冬。黄花独带露,红叶已随风。

边思吹寒角,村歌相晚春。篱门日高卧,衰懒愧无功。

——宋·陆文圭《立冬》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李白《立冬》

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

——宋· 钱时《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

人逐年华老,寒随雨意増。山头望樵火,水底见渔灯。

浪影生千叠,沙痕没几稜。峨眉欲还观,须待到晨兴。

——范成大《立冬夜舟中作》

胡床移就菊花畦,饮具酸寒手自携。野实似丹仍似漆,村醪如蜜复如齑。

传芳那解烹羊脚,破戒犹惭擘蟹脐。一醉又驱黄犊出,冬晴正要饱耕犁。

——陆游《今年立冬后菊方盛开小饮》

室小财容膝,墙低仅及肩。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

——陆游《立冬日作》

吟行不惮遥,风景尽堪抄。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

饮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归去须乘月,松门许夜敲。

——宋·释文珦《立冬日野外行吟》

立冬犹十日,衣亦未装绵。半夜风翻屋,侵晨雪满船。

非时良可怪,吾老最堪怜。通袖藏酸指,凭栏耸冻肩。

枯肠忽萧索,残菊尚鲜妍。贫苦无衾者,应多疾病缠。

——宋·方回《九月二十六日雪予未之见北人云大都是时亦无》

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黄杨倔强尤一色,白桦优柔以半疏。

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拟约三九吟梅雪,还借自家小火炉。

——宋·紫金霜《立冬》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奇峰浩荡散茶烟,小雨霏微湿座毡。肯信今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装棉。

——宋·仇远《立冬即事二首》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明·王稚登《立冬》

【篇三】丰富多彩节日知识

春联的故事

传说,姜太公是对联的始祖。说的是姜太公封了诸神之后,各神甚为满意。唯独姜太公的老婆——扫帚星没有封到神,整日对姜太公唠唠叨叨,争着要神位,总是在告“枕头状”。太公听后,大为不悦,随口训导:“一个妇道人家,整日争名夺利,叽哩咕嚕地,活像个穷神!”谁知扫帚星一听,当即跳下床来,高兴地手足舞蹈,以为太公封她为神了,就到处游说,自鸣得意。哪晓得,老百姓却对她恨得要命,因为她走到哪里,哪里就穷,就是原来富裕的地方,也因为有了她的到来而变穷了。有位耿直的人将此情秉承太公,太公大为惊讶,立即召集诸神议事,并亲笔书下:“太公在此,百无禁忌”,以扫慑扫帚星的淫威。从此以后,人们为了回避穷神,图个忌讳,就在门上、屋内贴上“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对联,杜绝穷神来袭。

古时候还有说,具有驱鬼除邪的神奇力量的是在桃木板上书写联语,挂在大门上,以后,逐渐将联语写于红纸上,这样对联便从桃符演变而来。有记载说,“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是最早的一副符合规格的对联,是五代时,后蜀皇帝孟昶在新年时写在桃符上的。

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写了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一片爆竹声送走了旧的一年,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桃符都焕然一新。这种春联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可谓历史悠久,文化厚重。

我印象中最深的一副对联是:“万里东风临故国,满园花朵发新蓉。”那是四十年代末,贴在我启蒙小学草屋的两扇木门上的,学校里只有一位老师,他是我的姑父,因为家里生活困难,我在他那里上学可以免交学费。在那儿读书的几年里,大门上那副对联一直未换,只是每到过年时,先生用红纸把对文重新书写一遍。这也许是先生的得意之作,这副对联的联意贴切地融入到学堂氛围里,文字里饱含着先生对满园花朵的期盼,寒来暑往,迎新送旧。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春联多是:“艰苦朴素勤俭办社,豪迈昂扬人定胜天” 、“祖国山河好,人民岁月新”。在人们心中传递着热爱祖国,发奋图强和对美好生活的响往。每年正月踏雪拜年,到处萦绕着浓浓的年味,大街小巷着漫天雪花飞舞,映衬着红红的春联,我最喜欢挨家挨户地看春联,看到好的书法和新颖的文字,总要驻足良久,默读数遍。

七十年代,我到单位工作,闲暇时经常练习书法,毛笔字在村里小有名气。每到腊月二十几,村里许多人家总喊我去他们家写春联。热情好客的农民待我如同贵宾,堂屋里烧着旺旺的火盆,泡着茶,还端来花生、瓜子。仅管屋外飘着雪花,但屋里却春意盎然。一家总要写上十几副春联,大门、房门、堂前柱子上、厨房、后门……都要写。这个时期写的春联都以诗词为主。我用隶书写了一副大对子“四海翻腾云水怒,五州震盪风雷激”,这副对子贴在堂前三米多高的柱子上,真的很气派!大门上写“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其它地方分别写上:“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作意画为桥”,这些都是当年过革命化春节时期常写的。腊月里家家都在忙碌,杀猪熬糖做包子,村子里连空气里都迷漫着浓郁的年味。写完对子,我被乡亲们留下来喝杀猪酒,常常带着微醺回家,仅管飘零的生活有太多的苦涩,但却收获了许多快乐,至今难忘那飘逝的青葱岁月和淳朴好客的乡亲。

“改革春风吹大地,富民政策荡神州。”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代,人们生活水准逐渐提高。人们赞美改革,讴歌开放,春联也越写越有豪情。“万里山河添异彩,千年历史写新篇。”大街小巷,到处都蓬勃着憧景四个现代化的激情。

近十几年,全国和我市常搞春联比赛,我乐于参与,获奖不少。还参加组织书法家上街写春联送春联活动,红红的春联在寒风里飞舞,即是外面飘着雪花,前来争要春联的人络绎不绝。天虽寒冷,但我们内心很温暖。从心底里感受到开革开放给人们带来的幸福感。好一个:“彩灯辞旧岁岁月红火;瑞雪迎新春春光妖娆。”的情景。一副副春联飘向千家万户。又是一年新春到,“羊开三泰,泽及盐城兴鸿业;猴奋千钧,庇佑神州奔小康。”。

由写春联、送春联,我体会到,春联是人和岁月情感的交流,它让人的内心很开阔,也很舒展。也从中见证了人们,对手写春联这种独特文化瑰宝热衷的程度。

本文来源:http://www.jxsbsh.com/shenghuoketang/493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