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模拟题含答案

| 生活小常识 |

【www.jxsbsh.com--生活小常识】

  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这一知识点的复习,做模拟题是必要的。接下来,小编为你分享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模拟题,希望对你有帮助。

  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模拟题(一)

  1.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对疑难、复杂、重大案件作出决定是,经过()的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

  A.本院审判委员

  B.本院院长

  C.上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

  D.上级人民法院院长

  2.

  白家村年满十八周岁以上村民600人,村民会议投票表决罢免村委会副主任高某。下列哪项是罢免被通过的最低人数要求?

  A.121人

  B.151人

  C.301人

  D.401人

  3.

  国务院发布的《耕地占用税条例》规定:“本条例的实施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条例的规定,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并报财政部备案。”据此,各省级人民政府制定实施办法的行为属于( )。

  A.特别授权立法

  B.中央行政立法

  C.补充性立法

  D.一般授权立法

  4.

  依据刑法规定,构成行贿罪要求在主观方面必须具有谋取( )的目的。

  A.个人利益

  B.非法利益

  C.经济利益

  D.不正当利益

  5.>关于我国公务员制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在接受纪律审查的公务员不得辞去公职

  B.我国公务员培训基地是党校

  C.公务员对奖惩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

  D.公务员考核的基本内容包括德、能、勤、绩、才

  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模拟题答案

  1.答案: B

  解析: 根据《国家赔偿法》第二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应当自收到赔偿申请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决定;属于疑难、复杂、重大案件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所以本题选B。

  2.答案: C

  解析: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16条规定,本村五分之一以上有选举权的村民联名,可以要求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罢免要求应当提出罢免理由。被提出罢免的村民委员会成员有权提出申辩意见。村民委员会应当及时召开村民会议,投票表决罢免要求。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须经有选举权的村民过半数通过。600人的过半数最少是301人。故正确答案为C。

  3.答案: C

  解析:

  特别授权立法是指依据特定法律、法规授权或者依据国家权力机关或上级国家行政机关通过专门决议的委托,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行为。

  中央行政立法是指中央行政机关即国务院及其各部门制定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活动。

  补充性立法指行政机关为补充法律、法规在某个具体方面内容的不足而进行的行政立法活动。

  一般授权立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直接依照宪法和有关组织法规定的职权,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活动属于国家行政机关直接依照宪法和有关组织法规定的职权,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活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本省实施办法,符合定义中补充性的定义,可知正确答案为C项。

  4.答案: D

  解析:

  根据《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条,行贿罪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也就是说,构成行贿罪,主观方面必须具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故正确答案为D。

  注意不正当利益和非法利益的区别:不正当利益是不合理、不合规但不违法的利益,非法利益是不合理、不合规也不合法的利益。非法利益一定是不正当利益。

  5.答案: A

  解析: >A选项根据《公务员法》第八十一条的规定,以下五种情形的公务员不得辞去公职:(1)未满国家规定的最低服务年限的。(2)在涉及国家秘密等特殊职位任职或者离开上述职位不满国家规定的脱密期限的。(3)重要公务尚未处理完毕,且须由本人继续处理的。(4)正在接受审计、纪律审查,或者涉嫌犯罪,司法程序尚未终结的,A选项正确当选;B选项党校是中国共产党对党员和党员干部进行培训、教育的学校,而不是公务员培训基地,因此B选项错误;C选项根据《公务员法》第九十条规定,公务员对内部行政行为只能向原处理机关申请复核;对复核结果不服的,可以按照规定向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或者作出该人事处理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提出申诉;也可以不经复核直接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向法院提出诉讼,因此C选项错误。D选项根据《公务员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对公务员的考核,按照管理权限,全面考核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实绩,D选项表述错误。

  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模拟题(二)

  1.杨某在与陈某的冲突中被陈某推倒后摔成轻微伤,甲市乙县公安局以此对陈某作出行政拘留15日的决定,陈某不服申请复议。甲市公安局经调查并补充了王某亲眼看到杨某绊倒的证言XXXXX,陈某向法院提起诉讼,庭审中,陈某提出该出发未经过负责人集体讨论,一审法院遂要求被告补充XXXXX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的记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案应由甲市公安局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B.王某的证言只能作为证明甲市公安局的复议决定合法的证据

  C.法院要求被告补充记录的做法不符合法律规定

  D.法院对被告提供的记录形成时间所作的审查属于对证据的关联性审查

  2.取得物质帮助权属于公民的( )。

  A.社会经济文化权利

  B.平等权利

  C.政治权利和自由

  D.特定人的权利

  3.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 )。

  A.不遵照执行

  B.宣布废止

  C.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D.请求劳动行政部门给予用人单位处罚

  4.

  甲、乙双方签订了货物买卖合同,由甲方向乙方提供货物,后经甲方同意,乙方将合同中的权利、义务转给丙。这样,法律关系的( )就发生了变更。

  A.主体、客体

  B.内容

  C.客体

  D.主体

  5.

  有思想家说:“立法者不是在创造法律,而只是在表述法律。”对于这句话.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

  A.法律归根到底是由客观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B.法的本质存在于国家意志、阶级意志与社会存在、社会物质条件之问的对立统一关系之中

  C.立法者的工作往往就是把现实存在的社会关系及其社会规范上升为国家法律

  D.法律是客观规律的真实体现,不掺杂任何主观性、意志性因素在内

  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模拟题答案

  1.答案: D

  解析: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7条第1项的规定,复议决定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所认定的主要事实和证据的,也属于“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本案中,复议机关维持原处罚决定是因为“补充了王某亲眼看到黄某摔伤的证言”,属于改变主要证据,因此属于“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据此,根据《行政诉讼法》第17条的规定,本案可由乙县公安局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也可由甲市公安局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选项A错误。王某的证言是复议机关在复议程序中收集的,当然可以作为复议决定合法的依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61条的规定,王某的证言不能作为法院认定县公安局拘留合法的依据。据此,选项B正确。本案中,原告陈某提出该处罚未经过负责人集体讨论,属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条规定的“提出其在行政程序中没有提出的反驳理由或者证据”,因此法院要求被告补充记录的做法符合法律规定。据此,选项C错误。法院对被告提供的记录形成时间所作的审查属于对证据的真实性审查,而非关联性审查。据此,选项D错误。

  2.答案: A

  解析: 《宪法》第四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国家和社会保障残废军人的生活,抚恤烈士家属,优待军人家属。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这属于公民的社会经济文化权利,所以选择A选项

  3.答案: C

  解析:

  《劳动合同法》第4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根据这一规定,故正确答案为C。

  4.答案: D

  解析:

  法律关系的构成,包括三个要素:法律关系主体、法律关系客体、法律关系内容。法律关系主体是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法律关系中,一定权利的享有者和一定义务的承担者。在每一具体的法律关系中,主体的多少各不相同,在大体上都属于相对应的双方:一方是权利的享有者,成为权利人;另一方是义务的承担者,成为义务人。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它是法律规范的指示内容(行为模式、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一般规定)在实际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落实,是法律规范在社会关系中实现的一种状态。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本题中, 乙方将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转给丙,法律关系的主体就由甲和乙变成了甲和丙,即发生了法律关系主体的变更。故本题选D。

  5.答案: D

  解析: 法律归根到底是由客观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但是并不排除人的意志和理想。故本题答案选D。

本文来源:http://www.jxsbsh.com/shenghuoketang/483430/

    热门标签

    HOT